疫情温暖的事例(疫情温暖的事例素材)
在抗击疫情中“战役”中,哪些人物的事迹让你感到温暖和感动?国家的哪些...
1、抗击“非典”的故事。2003年“非典”时,37岁的张继先就是江汉区专家组的成员,每一天的任务就是下到各个医院排查疑似者。从那时起她就养成了看病要问病人的住址、职业的习惯,也正是“非典”时期锻炼出来的思维模式,使她养成了对病毒敏锐的洞察力,对疫情高度的警觉性。荣获抗击非典战役“三等功”。
2、回收废品的善良老人:在疫情刚开始蔓延的时候,一位回收废品的老人,跑到社区捐款一万。老人戴着蓝色口罩,还要求说:“我就出一份力,不要写我名字,也不要报道我。”最后,老人留名:知恩者。老人还动情地说道:国家有困难,我就要出份力。
3、在中国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像钟南山院士他在80多岁的高龄还奔赴到抗疫一线。他的事迹令人感动,还有很多白衣战士。他们很年轻,他们还是孩子。但是他们穿上防护服走上战场。啊!中国在抗菌群中。能够让各个省进行支持武汉一个市。能够把远在国外的留学生用专机接回来。这些事情都要做好,我感到自豪。
4、李兰娟:中国工程院院士,对打赢这场战役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勋,第一个提出“武汉封城”的人,奋战在抗疫一线,呕心沥血,带领团队研发疫苗。
5、钟南山:作为我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再次肩负重任,挺身而出。他勇于发声,家喻户晓;他的号令,全民响应,凝聚起抗疫情的强大力量。他不仅是位院士,更是一位战士,被誉为我国的国士。李兰娟: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在抗疫战场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6、抗击疫情的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钟南山 钟南山是著名呼吸病学专家,他在疫情暴发时,多次公开提出建设性意见,并亲自深入一线指导救治工作。钟南山多次接受媒体采访时呼吁公众不要恐慌,注意防护措施。在抗击疫情过程中,他坚决果敢的态度、负责任的精神以及丰富的医学经验得到了全国的广泛赞誉。
抗击疫情所发生的感人事迹
张定宇,金银潭医院的院长,同时也是一名渐冻症患者。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他每天处理上千个电话和无数紧急事件,甚至没有时间照顾自己被新冠病毒感染的爱人。尽管内疚,他仍然坚持在一线,因为他相信,只有更快地工作,才能从病毒手中救回更多的生命。
他以令人景仰的医术勇气高尚的医德和深入的科学探索给予了人们战胜疫情的力量。他就是钟南山!他两鬓斑白,满脸皱纹,虽年近耄耋,但依然不忘被病痛折磨的人们。他像是一柱火炬,哪怕在生命的尽头,也不忘散发余热。
蒋金波 蒋金波,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师。2020年1月28日23时50分,在疫情防控一线连续奋战十几天的蒋金波医生,因劳累过度突发心梗,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时年58岁。朱海秀 朱海秀生于1997年,是河南省洛阳嵩县纸房镇朱王岭村人。
你身边那些普通的人,疫情期间做了哪些暖心的事?
楼上一个邻居主动承担买菜任务,给几个老人送菜送饭:我们单元楼上有一位邻居,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他家里面都是比较年富力强的人,所以他们经过一次商量,主动承担起,给我们楼上几位老人送菜,送饭的任务。他们一直坚持了两个多月,直到疫情平息下来之后才结束了他们的工作。
致敬环卫工人环卫工人是一座城市最普通的人了,但同时又是最伟大的一群人,他们起早贪黑,为整个城市的清洁立下了汗马功劳。尤其是在疫情期间,他们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并且承担了大量的消毒清洁工作,可以说正是有这么一群可爱的人,才不让病毒在城市中肆虐。
快递小哥坚持工作,每天都让人感觉到人间大爱:快递小哥是当时经常看到的工作人员,他们很频繁,可是他们也很热心。总是想尽办法把东西给居民送过来,这种平凡的爱,让我们感觉到了温暖。
有爱不惧风来急,风雨过后是晴天。疫情防控期间,八宝山街道的社区工作者们闻令而动、众志成城,在守护地区居民生命健康的同时,用真情书写着一个个暖心故事,传递着身边温暖与力量。
疫情期间温暖感人的故事
开货车运送物资不求言谢的大姐 在武汉疫情全面爆发期间,有这样一个暖心又感人的事迹。
其实肖红兵只是千万个湖北人/湖北牌照车主这次疫情期间不幸遭遇的代表,在非常时期各地的措施执行上,能否多一些人味儿呢?不该因为隔离病毒而隔绝了人心。
一个“不回家”的妻子。今年的春节正逢新冠疫情肆虐,朱先生和绝大多数人一样,足不出户,休闲在家。然而朱先生的春节和大多数人过得又不一样。他的妻子是嘉兴市中医医院防保科科长金惠明,一直奋战在新冠防控第一线,每天早出晚归,常常顾不上回家吃饭。
湖南的一个农民郝进一次性捐出15000只医用口罩。记者询问这15000只口罩的来源,才了解到:原来是他之前在一个口罩厂工作,后来老板发不起工资,发15000个口罩抵的工资。这个农民回答说:听说这次疫情严重,我一次性捐了15000只口罩,希望他能发挥更大的价值。
疫情狙击手张定宇的故事:张定宇爷爷,现年56岁,1986年7月参加工作。曾任武汉第四医院医务处副主任,院长助理,副院长;武汉血液中心主任、党委副书记; 2013年12月起任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他是一名临床医学博士,更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党员。
疫情感人故事素材 0驰援武汉的医疗救援队中,有一支138名队员的特殊队伍——汶川医疗救援队。除了医务者的天然使命,他们内心还有一个深埋的情结:“08年汶川地震全国各地的救援队来支援我们四川的时候,义无反顾,这次的疫情也是一样,所有成都医院都愿意派出自己的救援队。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